阿伯拉罕創新科技之旅

加拿大阿伯拉罕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(Abraham Innovation Systems Inc.) 具有超過十五年計算機影像和圖像處理軟件開發經驗,專門設計全新智能視覺系統 (AI Vision System),為各大生產商提供質量檢定及監控 (quality inspection & control),當中包括檢測表面瑕疵 (surface inspection)、檢測組裝 (assembly inspection) 、精確測量(precision measurement) 、產品追蹤(product traceability) 及機械人指引 (robot guidance)等。公司的專長是協助汽車製造業實現車身檢測百分百自動化,利用高科技監視和控制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品質,從而為汽車生產商節省大量成本和人力資源,提升廠商的生產力。

「阿伯拉罕」的創辦人潘秋雄博士 (Dr. Joseph Poon) 畢業於英國薩塞克斯大學(University of Sussex) 計算機工程並獲博士學位,潘博士曾於香港理工大學敎授電腦視覺(computer vision)、影像和模式識別 (imag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),並同時為香港ASM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(ASM Pacific Technology Ltd.)提供技術顧問服務。潘博士是個傑出的學者,他長期參與「機械影像」、「視覺處理軟件開發」及「影像和模式識別」的研究,他夢想把理論、知識和技術結合,應用到商業上。

潘博士從研究到經商之路並非一帆風順,他經歷過創業路上的起起浮浮,最後憑著堅毅的信心和耐心,再創事業的高峰,從一間二人的公司,發展到服務全球五大汽車生產商, 其中包括通用汽車(General Motors)、福特汽車(Ford Motors) 、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(Fiat Chrysler)、豐田汽車(Toyota)及本田技研工業(Honda)。

創業初期,努力籌集資金

潘博士早期的創業資金主要來自三個來源。第一筆約二十萬的研發資金來自香港舊客戶ASM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,潘博士運用這筆種子資金聘請了一位員工,並且在一年內向他們提交研究報告。第二筆資金來自替大企業編寫網頁,2000年全球進入科網瘋潮,紐約JP Morgan副總裁需要找人編寫網頁程式,他知道潘博士能夠提供合適人選,於是便給他一份三個月的合約,讓他擁有一筆十多萬美元的收入,這成為潘博士創業的第二筆資金。潘博士也在網上售賣電話充值咭 (calling card top-up),讓他賺取了創業的第三筆資金。

為了籌集創業資金,潘博士努力不懈,放下身段,從事其他行業。潘博士曾經做過網上書店,製作過地產應用程式,更多次在基督教展覽會擺賣攤檔。2002年,他在安大略省的基督教展覽會(Christian Trade Show)設立攤位,潘博士一向一絲不苟,注重每個工作細節;他盡心盡力展示產品,竟然吸引了一位年青人的目光,這位年青人從事電子零件銷售生意,雖然只是中學畢業,卻口才了得,在展覽會中詢問潘博士可否幫助他把產品放在網上銷售。第二天這位青年人更出現在潘博士的辦公室,說要跟他合作一起成立公司,在網上銷售電子零件。

合作無間,屢創佳績

當時潘博士在萬錦市(Markham Main Street)有一個約四百呎的辦公室, 一星期後,這位青年人把積存的電子零件送到潘博士的辦公室,他們成立了名為Canavision的公司,業務因此而開展。這青年人口齒伶俐,彌補了潘博士表達能力的不足。他們彼此配搭,合作無間,這位年青人後來更成為了Canavision銷售方面的得力助手。這位青年人從事電子零件銷售多年,認識很多工廠;他認為潘博士的「視覺檢測系統」頗具生意潛力,於是與潘博士一起到萬錦市周邊的工廠洽商。這位年青人深深明白產品特質(features)、功能優點(advantages)及對顧客的益處(benefits) (簡稱FAB)的重要性,這位年青人向工廠推銷「視覺檢測系統」時,不斷強調FAB,成功吸引了一批客戶,並表示願意合作,其中一間更是大名鼎鼎的「必理痛」藥廠。

當時「必理痛」正面對一個產品製造上的難題。「必理痛」 分日間食用和夜間食用,並以不同顏色的藥丸來區分。工廠裏的工人如果大意,不小心把日間食用和夜間食用的藥丸混淆,放入錯誤的包裝,這可能會造成顧客日間誤服含有安眠成份的夜間藥丸,引致疲倦不適、工作失誤和交通意外等,藥廠更會面臨巨額索償、聲譽受損。「必理痛」藥廠的負責人是一位臨近退休的老人家,他想在退休之前做一件好事,給潘博士和他的生意拍檔一個機會。經過三星期的努力,潘博士與同事不眠不休,竟然成功為藥廠建立了一個獨特的「視覺檢測系統」。這套系統可以檢測到藥品的顏色,並能百分百準確地分辨出日間服用和夜間服用的藥丸,把藥廠的風險減低。

「必理痛」是Canavision接到的第一張訂單,雖然這張訂單價值只有一萬六千元,成本卻近一萬四千元,扣除人工,只能賺回成本,但它卻成功地為Canavision打響知名度,與外界建立了商業連繫,這些比金錢更可貴,是一種無形資產。Canavision在往後一年,竟然成功接獲包括汽車廠在內的三、四張訂單。

發現新科技,迎接新紀元

Canavision第二張訂單來自一間製造葡萄汁膠樽的法國公司。食品膠樽製造商在製造膠樽時,常常會殘餘一些金屬物質在膠樽上,留下污點。葡萄汁是食品,食品安全局通常不能接受膠樽留有污點,因此會把大量不合規格的貨品退回,這對食品公司往往造成嚴重的財務損失。潘博士接下了這個艱巨任務,為葡萄汁膠樽公司提供影像檢測。

當時潘博士以為,工廠一秒鐘可鑄造四個膠樽,一分鐘便可鑄造二百四十個膠樽,他們的檢測技術應該可以辦到。但之後再仔細研究,卻發現電腦中央處理器(CPU)的速度其實只有600兆赫,CPU的速度根本不能夠支持一分鐘鑄造二百個膠樽。正當潘博士非常擔心之際,市面上突然推出了一顆速度達1.6千兆赫的中央處理器 ,問題即迎刃而解。Canavision採用了最新的電腦技術,突破了這個技術難關,從此Canavision的新客戶聞風而至,訂單源源不絶。

經濟衰退,創業艱辛困苦

雖然Canavision的訂單增加,但投入研發的資金也有增無減,讓Canavision的財政一直很緊絀。2007年,有人建議潘博士到中國大陸去發掘商機,稱智能視覺系統在中國大陸大有市場。潘博士便決定冒險嘗試,卻遭遇滑鐵爐,虧損了很多資金,也浪費了很多人力資源。Canavision全年差不多一張訂單也沒有,公司面對很大的財務危機。潘博士的生意夥伴已大半年沒有支薪,家中又有小孩,最後只好選擇離開Canavision。

資金來源短缺,同時又失去了生意夥伴,潘博士的信心跌至谷底,對前景感到十分迷惘。屋漏偏逢連夜雨,潘博士的生意夥伴離開三個月之後的某一天,潘博士突然收到一封律師信,說早前為該公司設計的系統無法有效操作,延誤他們的送貨時間,招致他們生意上嚴重損失,要求潘博士賠償一百萬加元。潘博士說:「那兩年,我經常在中國內地開拓商機,的確沒有好好跟團隊一起解決困難,只是讓他們在前線應付客戶。他們沒有相關經驗,客戶投訴過後沒有再提出要求,便以為問題已經解決。當我接到律師信,方知問題如此嚴重,這是我人生第一封索償的律師信,當時受到很大打擊。原本已是一窮二白,加上2009年有兩位親人離世,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可退的地步。我當時感到十分徬徨和悲痛,感覺壓力排山倒海而至。」

在危急之際,潘博士的律師建議他馬上停止Canavision的所有業務,並且立刻註冊另一間公司。當時律師再三追問潘博士新公司的名字,由於時間緊迫,潘博士衝口而出,說不如叫「阿伯拉罕」(Abraham),律師便在後面加上Innovation Systems,阿伯拉罕創新科技有限公司(Abraham Innovation Systems Inc.)由此而誕生。

人生底谷,完全倚靠信心

當時的潘博士,面對生意危機,精神近乎崩潰,經常發噩夢、易醒、冒冷汗。潘博士是一個基督徒,他只能完全倚靠他的上帝,希望上帝能保守他順利渡過逆境。潘博士回想這段艱難日子,語重心長地說:「從商的道路不好走,需具備很高的心理質素,並且在旅途上還會經歷低潮甚至逆境,最重要是裝備自己,清楚知道自己的使命。做生意確實要付出很大的代價,經商之路可以帶來成就,但也不一定是風調雨順,所以初創人士要有心理準備,預備滿途風險,隨時面對挫敗打擊。」

2009年至2014年,潘博士每一天都要處理這宗訴訟,變得筋歇力疲。為這間公司服務,收益只是約六萬,被索償卻高達一百萬。潘博士多次向對方要求庭外和解,卻都被拒絕。2014年聖誕節,潘博士忽發奇想,對方可能需要一筆金錢為太太送聖誕禮物,潘博士於是請律師發信,向對方表示願意賠償七萬元,這封信在12月22日寄出,結果12月23日收到對方的回覆,表示願意接受賠償,最終結束了這段艱辛的法律訴訟日子。面對長年累月官司的打擊,潘博士對自己、對別人、對做生意都失去了信心,但他卻沒有對上帝失去信心。潘博士說:「當危機來到,再堅強的人都會容易崩潰。當人在低潮時,能幫助自己的,已不單單是經驗和決心;當時我只能憑著上帝的恩典和信心才能渡過難關,這也是阿伯拉罕走過的路。」

阿伯拉罕,信心之父

阿伯拉罕是信心之父,更是基督徒(Christian)、天主教徒(Catholic)、猶太教徒(Jewish),甚至是穆斯林(Muslim)的共同祖宗。一般人都認識阿伯拉罕,當潘博士向人介紹自己的公司「阿伯拉罕」時,很多人都對公司產生好感。無論什麼信仰背景的業務伙伴,都願意跟「阿伯拉罕」做朋友。公司簡稱Abra,顧客都喜歡稱「阿伯拉罕」的團隊為Abra people。

2011年,當全球經濟出現復蘇跡象,潘博士便嘗試發電郵給工廠,尋找合作機會,但一直都沒有回音。某天電話突然響起,聽筒傳來一把熟悉的聲音,對方原來是多年沒有聯繫的舊客戶,潘博士曾經替這位客戶做汽車座椅的視覺檢查,他早前被公司裁員,最近又找到新工作,成為了克萊斯勒汽車(Chrysler)的品質經理(Quality Manager),他邀請潘博士到他的公司洽談應用程式的開發。

這位品質經理與潘博士多年沒見面,但仍然記得他,這緣於一次難忘的合作經歷。2006年炎夏某一天,當時是星期五,這位品質經理的工廠停電,機器也停止運作。潘博士接到電話要求支援,由於當天是星期五,這位品質經理只是帶著儘管一試的心態致電潘博士,怎料潘博士卻一口答應,並在星期六趕赴現場,默默進行檢查工作。這位品質經理對潘博士願意犧牲私人時間來完成任務感到很驚訝,事後更表示:「我很喜歡和潘博士這類人一起工作。那次潘博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我發現中國人原來這樣充滿責任感,不怕艱苦,更不怕吃虧。潘博士在三十八度高溫之下,竟然不辭勞苦,到工廠修理機器,作為一位經理,我十分佩服中國人的工作態度。」

當這位品質經理成為了克萊斯勒汽車的高層,便想找潘博士合作。其後,潘博士陸續收到其他舊客戶的電話,他們同樣到了大工廠上班,當上了品管經理,並邀請潘博士到他們的工廠開發應用程式。潘博士萬萬沒料到,昔日不辭勞苦為客戶服務,竟然播下今天的商機,這正是信心所播下的種子,《聖經》說:「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、 是未見之事的確據。」(〈希伯來書〉)

洞悉市場走勢,掌握商機

汽車業生產線十分複雜,一部車有超過五萬個不同零件,每個零件都要按照獨特的要求來製造。如果生產過程中遇上人為失誤或出錯,產品便要撤回,這會對車廠的聲譽造成衝擊,亦構成嚴重的財務損失。面對這種情況,「阿伯拉罕」研發的「車身檢查系統」(Real Body Inspection System)正切合車廠的需要。潘博士的「全自動視覺監察系統」受汽車製造廠青睞菁,也有它的原因:

  1. 第一,「阿伯拉罕」是研究「影像和模式識別」技術的先行者,技術超越同行,潘博士表示:「如果別的公司已進入市場,你加入競爭,你便是跟隨者;『阿伯拉罕』是開發者,利用創意和創新技術,開發新市場,這樣才會獲取高額回報。」;
  2. 第二,產品經濟實惠,一台「全自動視覺檢測系統」只售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;
  3. 第三,生產線完全不需改動,只需加裝一條隧道,便可靈活應用。

「阿伯拉罕」的團隊會花大量的時間與客戶保持溝通,有時客戶會要求「阿伯拉罕」到工廠視察,就算不符合成本效益,「阿伯拉罕」的團隊都會全力以赴。潘博士表示:「『阿伯拉罕』的營商之道,是願意付出多一點,和客戶一起成長,盡心盡力協助解決他們的難題。」潘博士非常重視與客戶建立互信共赢的關係,潘博士強調,他與客戶建立的關係,不只集中在商業層面,更是建立在個人層面之上。

話說有一次潘博士跟麥格納(Magna,北美最大的汽車零配件製造商)某顧問開會,這個顧問說要帶潘博士見廠長,廠長一看見潘博士便說:「原來你就是Joseph Poon,很高興能遇到你,我們的客戶克萊斯勒汽車(Chrysler),他們每一個人都談起你。」行業裡更流傳一句佳話:「有事一定要找Abraham。」這是客戶對「阿伯拉罕」展現的非凡信心。

做一間「走出去」的公司

如今,「阿伯拉罕」的生意已上軌道,更成為五大汽車製造商的服務供應商,但潘博士仍然有一個心願,就是讓公司「走出去」。潘博士說:「「『走出去』是全球大趨勢,中國商機無限,自動化檢測在內地將會有很大的需求;但『走出去』還有另一層意思,這與生意無關,而是人的工作,我們會主動關心、了解海外從商人士的需要,以實際行動去支持他們。」潘博士最近在深圳,認識了兩位大概六十多歲的企業家,他們是兩間公司主席,潘博士在空餘時間和他們一起用餐,與他們建立了很好的友誼;潘博士與他們交談時,發現他們有共同的難題需要面對,潘博士便與他們分享自己如何克服創業和經營企業所面對的低潮,給予他們適當的支持和鼓勵。

潘博士指出:「『走出去』並不是單單意味著開拓生意,而是建立友誼,特別為那些面對重大生意危機、失敗後情緒崩潰、債務高築、甚至關係破裂的生意人,給予他們心靈上的安慰和輔導。」潘博士曾經歷過財務危機,也曾在生意上遭遇巨大挫折,加上喪親之痛而人生陷入低谷,但他堅信可以依靠上帝的恩典和憐憫渡過難關,如今事過境遷,潘博士也體恤跌入幽谷的生意人,希望透過經驗分享,給予他們實際的幫忙和鼓勵,也向他們分享自己的信仰。潘博士說:「可能有人會問我,上次失敗了為何還要繼續下去呢?我會回答,因為『走出去』之後,會發現更多人的需要。」如果有人問潘博士他成立的公司為何叫「阿伯拉罕」?潘博士如今會滿有信心地回答:「阿伯拉罕是《聖經》人物,我對愛我的上帝充滿信心。」